講座上荒牧導演分享了不少趣事,例如參與《乒乓》漫改真人版電影分鏡製作是因為他國高中經常打乒乓球,也會從對方大頭照推測對方是不是「機械同好」,判斷是否要同意對方的臉書好友申請。

荒牧導演表示自己進入業界是先做機械設計,後來才轉而擔任動畫導演,他也分享進入業界前的心路歷程。高中著迷於電影《星際大戰》,但由於當時是個資訊匱乏的時代,日本在電影發行一年後才上映,只好試著靠一些方法取得電影資訊和片段畫面,並用這些資訊在腦袋中拼湊出自己想像中的《星際大戰》。不過,在他終於能夠上院線看電影後,他卻發現電影和腦中的畫面竟然不一樣,荒牧導演笑說當時才18歲的他不知天高地厚,甚至覺得自己的版本比較有趣,也因此他認為年輕時的動力跟發想很重要,必須深信自己一定做得到。

導演樋口真嗣在荒牧伸志的講座上提問。高雄電影節提供
導演樋口真嗣在荒牧伸志的講座上提問。高雄電影節提供

大學生的他便和朋友開始拍攝粉絲向影片,為瞭解如何拍動畫,他找書、看書掌握動畫製作技巧;靠著宮崎駿的書去學習分鏡概念,雖然並未見過面,荒牧導演也受到了宮崎駿的啟蒙,學會很多事情。 掌握基本技術後,荒牧導演開始製作動畫,將全部流程都跑過了一遍,進入業界後立刻上了軌道。他第一次放映自己的作品時感到熱血沸騰,也透過觀眾的反應發現自己就是該做動畫,從此決定入行。起初他擔任機械設計師,但在參與幾部作品後他也開始想擔任導演,才能夠進一步設計動作安排。

荒牧導演分享了他歷年製作的動畫,包括早期擔任機械設計師的《Microman》、《太空戰神》,以及他在26歲時第一部主導的電影《金屬外殼MADOX-01》。荒牧導演表示他在2004年接手創作《蘋果核戰》時,製作過程正值觸礁期,在連預算都找不到的情況下,他花了1年半的時間就以低預算完成這樣的半成品,這也成為讓他轉型成導演的契機。 後來在作品《宇宙海賊哈洛克》中他使用了3D CG技術,使畫面感更真實,也藉由這部作品挑戰自己,嘗試融合演員的動作加上動畫的自由度,利用這些技術,荒牧導演也繼續創作《星艦戰將》、《蘋果核戰記:阿爾法》等作品。

★快點加入《壹蘋》Line,和我們做好友!

★FB按讚追蹤《壹蘋新聞網》各大臉書粉絲團,即時新聞到你手,不漏任何重要新聞!

壹蘋娛樂粉專

壹蘋新聞網粉專

壹蘋 LINE 好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