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今,一張來自蘋果產品收藏家Kosutami的流出照片揭露,這項設計其實曾經出現在開發初期的原型機上。照片中所見的24吋iMac原型機,在螢幕下方明顯可見一枚蘋果Logo,位置就正好在「下巴」中央,與過去幾代iMac的設計風格如出一轍。Kosutami表示,蘋果原本確實有計劃保留這項視覺識別,直到產品尚未進入EVT(工程驗證測試)階段前都仍在考慮,最終才決定取消這個元素。這代表蘋果在開發過程中,曾一度考慮延續過往的正面Logo設計,只是在量產前的某個階段將其捨棄。

根據《9to5Mac》的報導,這項設計調整並非突如其來的最後一刻更動,而是屬於早期原型驗證之前就被否決的設計選項。對比最終上市版本,M1 iMac的正面除了保留一整條容納主機元件的下巴區域之外,採取了徹底留白的處理,讓整體視覺呈現更為簡潔、無干擾的風格,也與近年蘋果產品強調一致性與極簡化的方向相符。事實上,自M1 iMac起,蘋果便開始將品牌識別移向更隱晦的路線,Logo多半集中於機背或包裝設計上,在產品正面反而刻意「消失」。

這樣的取捨引發了不少設計派與果粉之間的討論。一方面,從品牌識別角度來看,蘋果標誌原本就是一項關鍵符號,過去iMac、MacBook乃至iPhone等系列產品,皆會在第一眼可見的位置放上Logo,象徵品牌精神;另一方面,蘋果也在不斷實驗去符號化的視覺語言,透過純粹的線條、材質與比例本身來建立辨識度,避免過度依賴圖像符號。此次原型機曝光,正好提供一個設計過程的切面,讓外界得以窺見蘋果內部如何在經典與創新之間尋求平衡。

目前為止,M1 iMac的無Logo正面設計仍是唯一一次的實驗,後續版本是否會再度調整、重新將品牌識別帶回「下巴」區域,仍有待觀察。不過可以確定的是,即使是這麼一小塊空白的地方,對蘋果而言,背後都藏著許多內部評估與設計哲學的角力。這或許也正是蘋果產品之所以總能引發熱議的原因所在。

M1 iMac原本也有為下巴處設計Apple logo。翻攝Kosutami X
M1 iMac原本也有為下巴處設計Apple logo。翻攝Kosutami X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Google信任倒數計時!中華電信提前完成憑證換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