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樣的錯誤認知與行為,屬於歷史倒退、極度不科學、不理性甚至失去人性的「反教育」偏見歧視,長期以來卻被合理化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。筆者曾親身經歷心理憂鬱的痛苦狀態,更是認為此風不可長,故為文整理介紹現代精神醫學知識與觀點如下:

一、理解現代精神醫學發展歷史脈絡

古代的人對精神疾病不了解,社會污名化和排斥精神病患,以超自然或宗教解釋及對待他們,認為他們受到神明懲罰或惡魔附身,還有靈魂脫離、犯了禁忌、沖煞、受驚、風水等眾多說法,讓他們接受咒術、儀式,對其施行非人道待遇,例如虐待、監禁甚至處死。

瑞典醫生Felix Plater(1536-1614)是探討人類行為偏差和精神障礙的先驅。1621年英國的Robert Burton寫了當時最出名的書籍《憂鬱的解剖(The Anatomy of Melancholy)》,描述有關憂鬱方面的症狀,1682年英國醫學家Thomas Sydenham描寫了有關 歇斯底里(hysteria)方面的症狀,1683年英國的Thomas Willis提出精神疾病應是與大腦有關的疾病,從此精神醫療有了現代醫學的基礎。然而,精神病患的遭遇也在18世紀才受到人道主義的重視。

醫學人類學家凱博文(Arthur Kleiman)的研究指出,社會性的「道德破產」與思覺失調症畫上等號,因此,精神病患被視為是發生危險事故的潛在污染源,更是無法善盡責任和義務的「幼稚化」族群,難達到「成人」的道德層次。如此合理化管教訓練或區隔處理的正當性,但往往造成患者的自信低落。

現代醫學的進步會給精神科醫師更豐富的知識和能力,照顧需要幫助的患者,最重要的是,不要忘記從事精神醫療工作應有的人道精神與人性關懷。

二、病理標籤化與污名化問題

我們必須要小心「貼標籤」的負向力量,有些原先其實沒有憂鬱症的人們,因為網路輿論暴力故意放大他們某些行為,將其病理化、污名化,反而導致出現憂鬱症的症狀。

衛福部心理健康司司長諶立中曾經這樣形容憂鬱症:「憂鬱症是一種身體的自我保護機制,若是一段時間壓力太大,導致腦部內分泌嚴重失調,身體的『保險絲』燒壞,就會跳電關機,提醒你要先避開壓力來源,不換新的保險絲身體無法再運作;若忽略這樣的警訊,就會造成很大的問題。」

面對憂鬱症,不任意標籤化、陪伴、理解與傾聽是可能的解法之一。擁有精神醫學專業,同為心理醫師的范樂群老師認為:「沒有一個人是病人,只有這個人可能最近因為經濟、家裡、感情有事,造成他當機、卡住了,所以轉不出來。他轉不出來時,會產生身體的疾病,有時像重感冒,有時是輕感冒。」他用廣播來舉例:「病患來的時候,他可能是在某某頻道、我們是在某某頻率,我必須先把自己調到和他一樣的頻道,去聽懂他在講什麼。」

三、身心靈的療法多管齊下

筆者曾對重度憂鬱病症的康復者進行調查訪談,曾提到目前全球在治療憂鬱症,大多停留在身體(身)與心理(心),但卻缺少心靈或靈性(靈)的討論。開始正視「身心靈」當中「靈」的角度切入醫治,或是「身心靈」療法多管齊下,或能幫助憂鬱症的病友,使其突破疾病綑綁,得到心靈自由,最終恢復健康。

最後,筆者再次呼籲:請反思自己是否曾經責怪受害者,說她/他就是因為玻璃心才會憂鬱症等風涼話,或任意定義他人得到憂鬱症是報應等言行,請立即停止。要幫助被貼標籤、被霸凌、被污名化欺負的憂鬱症的病友,就別被西瓜效應(又稱依偎效應,俗語為牆頭草)的慣性控制,跟風使用負向標籤,導致病友憂鬱症惡化。總之,不對他人濫用精神醫學負向標籤,是防治心理疾病的基礎!

按讚、追蹤《壹蘋新聞網》各大臉書粉絲團,即時新聞到你手,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!

►壹蘋新聞網粉絲團

►壹蘋娛樂粉絲團

►壹蘋時尚粉絲團

★快點加入《壹蘋》Line,和我們做好友!★

☛《壹蘋新聞網》論壇「蘋理」徵稿須知傳送門點這裡☚