澎湃新聞今天報導,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副院長陳爾真29日晚表示,雖然該院這2天發熱門診就診量呈下降趨勢,從以往每天600人次降至每天300人次,但隨著COVID-19(2019冠狀病毒疾病)感染者增加,急診就診量明顯增加,較之前翻了一倍,達到每天1500人次。

陳爾真說,目前前來急診的COVID-19感染者占80%,其中老年人占了40%至50%,大部分有基礎性疾病,感染後導致疾病加重,65歲以上老人中約有一半出現肺炎,而收治入院的病人中,主要是有重症化傾向,及出現低氧血症、胸悶氣促的危急重症患者等,需要密切觀察其生命體徵變化,第一時間救治。

他說,重症高峰已經慢慢出現,急診壓力很大,人手很吃緊。

不過,陳爾真發現,也有一些非急診的病人,如沒有基礎性疾病的年輕人感染後,出現發燒、咽喉痛、輕微咳嗽等,但沒有胸悶或氣促,也到急診排長隊,經檢查沒有肺炎。另外有些病人一咳嗽就跑來急診,找醫生開抗生素。

陳爾真呼籲,沒有基礎性疾病的民眾,如果只有發燒、肌肉酸痛、輕微咳嗽,沒有明顯的胸悶或氣促,可以優先選擇社區衛生服務機構或區級醫院就診。

目前社區的診療能力和藥物儲備正逐步提升,接下來抗病毒藥物供應也將轉向社區衛生服務機構,包括國產、進口小分子治療藥物,滿足部分社區病人的需求。

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仁濟醫院門急診辦公室副主任莊旭也表示,此前仁濟醫院東院急診維持每天維持900至1000就診人次,但現在已經達到每天1500人次,加上發熱門診就達到每天2100人次。

南院的急診就診量此前維持在每天500人次,現在翻了一倍,達到每天1000人次。

莊旭又透露,急診就診量逐日攀升的同時,120救護車來院數量連日來明顯增加。28日一天東院區和南院加起來來了269輛救護車,較前一天238輛增加,送來的大多數是老年人,部分有肺炎症狀。

★快點加入《壹蘋》Line,和我們做好友!

★下載《壹蘋新聞網》APP

★FB按讚追蹤《壹蘋新聞網》各大臉書粉絲團,即時新聞到你手,不漏任何重要新聞!

壹蘋娛樂粉專

壹蘋新聞網粉專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JN.1成中國「優勢流行株」 春節人潮跨區域流動、疫情恐上升