法新社報導,這篇經同儕審查的研究發表在「英國醫學期刊全球健康」(BMJ Global Health),是首次對肥胖造成的經濟影響進行各國預估。肥胖是導致其他非傳染性疾病的主因,如癌症、糖尿病和心臟疾病。

這項研究也包括各國超重或肥胖人口的預測,身體質量指數(BMI)大於25的成人代表超重,大於30則屬於肥胖。

研究主要作者紐金特(Rachel Nugent)在聯合國大會(UN General Assembly)場邊一場簡報會告訴記者:「全球有接近2/3成人超重或肥胖,我們預測2060年前將增至3/4。」

目前情形共造成全球GDP約2.2%損失,預期資源匱乏國家影響增幅最大。

中國、美國及印度絕對是受肥胖影響最大的國家,預期中國將因此損失10兆美元(約314兆元台幣)、美國2.5兆美元(約78兆元台幣)、印度8500億美元(約27兆元台幣)。

至於對GDP的影響,影響最嚴重的國家預計包括阿拉伯聯合大公國,肥胖恐影響該國約11%GDP,對加勒比海國家千里達及托巴哥共和國GDP的影響也達10.2%。

這份報告分析直接損失及間接損失,直接損失主要由醫療費組成,間接損失包含過早死亡和生產力損失。過往研究僅聚焦在直接損失。

紐金特說,「較不明顯的(間接)損失會拖累發展」,「如果我們沒有經歷這樣的生產力降低與過早死亡,我們可以更快速發展和成長,加速改善人們的生計」。

世界衛生組織(WHO)營養健康與發展部門主席布蘭卡(Francesco Branca)表示,確實有幾種方法可以解決肥胖問題蔓延,並避免更糟的後果,像是運用政策調高造成肥胖的食物價格,如高脂肪、高糖分的飲料和食物等。

報告中也強調,過重和肥胖帶來的經濟損失「不能歸因於個人行為」,而是社會和商業優先事項塑造環境的結果,因此解決問題的責任在於當權者。(中央社)

★快點加入《壹蘋》Line,和我們做好友!★

壹蘋娛樂粉專

壹蘋新聞網粉專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快換密碼!8字元可在37秒內遭「暴力」破解 專家建議密碼愈長愈安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