而在市場對航運股信心不足情況下,本土法人則認為,在確認運價止跌,以及業者實施庫藏股前,投資人仍應繼續觀察,不要輕易進場。

長榮上半年每股純益高達38.49元,根據法人推估,在減資後今年每股純益將大幅成長,直接衝上171.93元。

法人分析,貨櫃航運旺季集中在7月至10月,而7、8月原應該是最旺的時刻,但近期SCFI運價卻加速下滑,以目前全球景氣存在疑慮氛圍下,再加上貨櫃新船加速下水,很難確認運價底部,因此,建議投資人不要輕易摸底,需靜待需求轉強,再決定是否重新進場。

此外,法人認為,貨櫃三雄至今遲遲不肯實施庫藏股,也似乎暗示潛在風險很大,以長榮來說,減資後在19日收盤價169元,但第2季財報每股淨值高達198元(減資後),法人估計2022年底每股淨值274元,到2023年底更達330 元,也就是說,長榮股價顯得明顯偏低。

法人認為,長榮股價經歷大波段下跌,如果公司對未來有信心,應該會趁目前手中擁有大量現金的時刻,積極實施庫藏股,但長榮卻沒有這麼做,貨櫃三雄都沒有,因此,隱隱透露出,航商對未來的看法是很悲觀,法人因此建議,等運價止跌或航商積極實施庫藏股,再考慮是否進場。

★快點加入[《壹蘋》Line],和我們做好友!★

★追蹤壹蘋新聞網各大粉絲團,即時新聞不漏接★

[壹蘋娛樂粉專]

[壹蘋新聞網粉專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