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新藥開發正邁入加速期,關鍵在於高品質且可整合的實驗數據,訊聯基因數位(4160)近日與基龍米克斯(4195,簡稱“基米”)旗下新創子公司萊斯特生醫,簽署策略合作協議,攜手建構具AI延展性與合規管理能力的智慧實驗室,以加速萊斯特生醫新型抗生素與帕金森氏症新藥的開發進程,預計2026年申請美國新藥臨床試驗(IND)。
此次合作具有產業示範意義。訊聯基因總經理康清原指出,這是台灣少數在早期研發階段即整合AI與數位記錄系統的案例,展現萊斯特生醫對新藥開發效率與數位資產管理的長期佈局。未來所累積的結構化實驗數據,更可作為AI模型訓練資料基礎,也呼應今年北美生技大會(BIO 2025)的全球趨勢:AI已廣泛應用於新藥研發流程中,從生物標記發現、試驗設計到患者分群,幾乎無所不在。
康清原表示,AI實驗室的建置不僅限於跨國大藥廠,訊聯集團正積極累積更多在新藥開發和生命科學領域「AI Foundry」的成功實例,計畫擴大合作夥伴陣容,架構涵蓋研發、製程、符合GMP規範的電子管理系統、法規與AI分析的智慧實驗室生態系,加速新藥從概念到產品的整體開發效率。
萊斯特生醫是基米於2023年將前瞻技術發展事業群分割成立的子公司,專注研發新型抗生素、帕金森氏症新藥與創新生物技術平台。透過自主開發的藥物研發技術平台,大幅縮短前期藥物開發時程,目前成功開發出數種候選藥物,並陸續進入臨床前藥物毒理試驗。
萊斯特生醫董事長張佐維表示,為加速研發與提升資料合規性,將導入訊聯基因數位與達梭系統的全新AI解決方案,未來不僅可遠端同步掌握不同研發場域的進度,更有助快速優化實驗條件、評估是否具備專利潛力,也提升成本控管與營運的穩定性。
萊斯特生醫目前重點發展的二大主力產品,一為新型抗生素,不僅無抗藥性,更具備可與現有各線抗生素併用的廣大市場潛力,該新藥已提交美國臨時申請案,啟動首波專利保護,預計今年底將完成新藥組合適應症專利申請,並規劃2026年提交美國IND申請、展開一期臨床試驗。另一款則是帕金森氏症藥物,採用自噬系統降解目標蛋白藥物技術平台,鎖定高齡神經退化疾病領域,預計今年第三季完成美國專利佈局。
抗生素濫用導致的抗藥性問題(AMR)持續攀升,全球、台灣都面臨嚴峻挑戰,世界衛生組織預警,2050年每年將有1千萬人死於抗藥性感染;而台灣每年住院病患抗生素費用亦高達百億元,其中,廣效性抗生素占比高達七成,不可不慎。
根據Zion Market Research報告,2023年全球抗生素抗藥性(Antimicrobial Resistance, AMR)市場規模為89.6億美元,預計2032年底將突破140億美元,年複合成長率5.1%,顯示該領域存在龐大未滿足醫療需求。萊斯特生醫產品策略明確切入此臨床缺口,市場潛力可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