民眾黨今舉辦「聯合政府的理論與實驗」論壇,聚焦「日本經驗與台灣的新選擇」。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,邀集多位學者專家與會,包括日本維新會前眾議員村上政俊、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楊鈞池、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鄭子真、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石原忠浩。

黃國昌指出,日本首相高市早苗與日本維新會所簽署的聯合執政協議書,針對國防、外交、內政、財政、能源、甚至醫療與高齡照護,全方面將政策以白紙黑字寫得清清楚楚。黃國昌感嘆「看完日本聯合政府協議,會開始懷疑我們過去大選時,看到那些候選人提出的政策主張,是在寫抒情文嗎?還是在做文宣?」

黃國昌強調,早在2023年柯文哲主席參選總統時,就以「聯合政府、團結台灣」為主張,呼籲政黨合作取代仇恨對立。蔡英文總統在卸任前夕,與柯文哲主席會談時,曾強調要建立政黨溝通平台,在重大國政議題上凝聚朝野與社會的最大共識。」黃國昌反問「賴清德上任以後,大家有看到政黨溝通平台嗎?有團結朝野政黨、凝聚共識嗎?除了鋪天蓋地的抹紅抹黑,接下來就是『大罷免大成功』。」

黃國昌於論壇總結致詞時強調,民眾黨之所以會在國會與國民黨合作,「完全是基於政策與理念」而沒有任何選舉利益分配與交換。「我們沒有談過席位分配,只談政策推動」,黃國昌細數從國會改革法案、財政收支劃分法、吹哨者保護法、不法關說罪、棄保潛逃罪、還假於民等,皆源自民眾黨在 2024 年選舉政綱的具體主張,「能找到一個能共推法案、讓改革過半的政黨,求之不得、感謝都來不及」,即便雙方合作過程中也曾出現摩擦與分歧,但民眾黨會用具體行動回應,讓對方理解。

黃國昌直言,在過程中跟國民黨彼此間合作有無摩擦、意見不合、說了沒做到的事情,也會反映在民眾黨具體行動上,「我一反映在具體行動上,其實國民黨會收到民眾黨在此事的看法,以及接下來可能要面臨的後果,後面一定有懲罰機制。」

「聯合政府的理論與實驗」論壇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、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、日本維新會前眾議員村上政俊、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楊鈞池、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鄭子真、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石原忠浩。民眾黨提供
「聯合政府的理論與實驗」論壇,民眾黨主席黃國昌、民眾黨政策會執行長賴香伶、日本維新會前眾議員村上政俊、高雄大學政治法律系教授楊鈞池、中國文化大學政治系教授鄭子真、政治大學國際事務學院副教授石原忠浩。民眾黨提供

會中出席學者分享日本聯合政府治理經驗,村上政俊分析,日本聯合政府的制度背景,他認為若要維持政府穩定,執政黨必須在眾議院與參議院皆掌握過半席次,這也是日本長期維持聯合政府的制度基礎。日本雖採英國式議會內閣制,但在兩院制架構下,執政黨唯有透過跨黨協作,才能確保政局穩定,這正是聯合政府得以長期運作的制度條件。

楊鈞池指出,日本當前之所以形成新的聯合政府,正是為了解決政治「空窗期」。他回顧,今年七月日本參議院選舉後,自民黨與公明黨未能維持過半席次,「導致政府陷入不穩定時期,許多政策在國會都必須花費大量時間協調。」在這樣的背景下,自民黨才決定尋求新的合作對象,促成與維新黨的結盟。

鄭子真認為,從日本政黨演變與東亞局勢的角度分析,高市早苗上任後的聯合執政對區域安全與內政穩定的影響。鄭子真表示,自民黨與維新會合作標誌著日本政治重心的右移,「這樣的結盟不僅是政黨合作,更代表日本在戰後和平主義與修憲路線之間的一次重大轉折。」她進一步分析,日本政黨合作雖有制度傳承,但仍受選舉現實制約。鄭子真直言「自民、公明的合作是建立在數字與選舉,而非理念共鳴。」維新黨在大阪地區勢力龐大,「雖然意識形態相近,但在地方選區競爭激烈,這會是高市政府未來最大的挑戰。」

石原忠浩指出,安倍晉三政權之所以能長期穩定,是因為其在黨內建立「絕對王者」地位,使公明黨不得不配合運作;然而安倍卸任後,自民黨屢戰屢敗,參議院甚至一度被在野黨掌握過半,形成「扭曲國會」,導致政策推動出現跛腳現象。石原忠浩進一步分析,現今日本在野勢力也並未從自民黨弱化中受益,反而陷入嚴重的分散與競逐。立憲民主黨、共產黨、公明黨、參政黨等勢力各自為政,政治版圖更加碎片化,日本雖為「多黨制」,但缺乏穩定的聯合治理結構,政黨之間的合作大多停留在策略層面,缺乏制度化協商與長期政策共識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曹興誠批鄭麗文中邪!國民黨反嗆:先為大罷免向全民道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