指揮中心發言人羅一鈞說,今增2例MIS-C,都有心肌炎,為2歲女童與1歲男童,均未接種疫苗、無慢性病史,其中2歲個案於2/7確診,3/1發燒、頸部淋巴結腫大、結膜炎、皮疹,就醫後,於3/3至3/16住一般病房,期間曾出現心肌炎且血壓降低,使用類固醇、免疫球蛋白治療後,已於3/16出院。

另一起1歲個案,羅一鈞說,其於1/24確診,2/27起發燒、皮疹、結膜炎,3/1就醫,檢查有心肌炎合併心臟衰竭,收住加護病房,使用類固醇、免疫球蛋白等藥物治療,已於3/15出院。

羅一鈞說明,今增2例MIS-C個案。指揮中心提供
羅一鈞說明,今增2例MIS-C個案。指揮中心提供

媒體詢問,現在輕症免隔離,有些小朋友曾確診但症狀不明顯,家長就沒有幫孩子做快篩,如後續出現MIS-C相關症狀,但無確診紀錄的話,醫師可以如何診斷?

羅一鈞說明,目前統計的207名個案中,12歲以下的兒童個案中,也有約10人沒有確診過,不過後續就醫後都會由醫師的問診,找出家人曾快篩陽性或類似症狀等蛛絲馬跡,並搭配再次PCR或N抗體檢驗,已確認是否曾感染新冠肺炎。

此外,羅一鈞說,MIS-C與川崎氏症症狀類似,在鑑別上會透過「是否有新冠陽性」的檢驗結果作為佐證,兩者治療上類似,醫師已可以針對各自病症對症下藥。羅一鈞呼籲,家長帶孩子就醫時,可以主動告知小朋友曾確診;如未有確診紀錄,也不用擔心醫師就完全不會懷疑MIS-C,這部分醫師都會納入鑑別診斷。

媒體追問家長可以如何分別狀況類似的MIS-C和川崎氏症?「其實是滿難分辨的」,羅一鈞解釋,2個疾病常會一起鑑別診斷,如檢出新冠相關證據,就會往MIS-C方向歸類,「不過我想兒科醫師應該比我更有經驗,我們都尊重他們的判斷」。

指揮官王必勝補充,這2疾病的分辨必須由非常專業的醫師處理,不會由家長分辨,而家長要注意的就是,當孩子出現MIS-C表徵時儘速前往就醫。

至於感染新冠肺炎,是否導致罹患川崎氏症機率增加?羅一鈞指出,目前未有研究證實感染新冠肺炎的個案,罹患川崎氏症的機率會提高,大多仍以MIS-C居多。

壹蘋新聞網-投訴爆料

爆料網址:reporting.nextapple.com

爆料信箱:news@nextapple.com

★加入《壹蘋》Line,和我們做好友!

★下載《壹蘋新聞網》APP

★Facebook 按讚追蹤

壹蘋娛樂粉專壹蘋新聞網粉專


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 往下閱讀下一則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