福斯新聞網站報導,發表在《美國醫學會雜誌·開放版》(JAMA Network Open)的全球性研究表明,即使 BMI 正常、穿衣服看起來很瘦的人,仍然可能符合醫學上的肥胖定義。
該研究使用了世界衛生組織(WHO)的調查數據,檢視了 91 個國家超過 471,000 名成年人的健康資料。
研究人員觀察了那些 BMI 落在正常範圍(18.5–24.9),但腰圍顯示腹部脂肪過多的人。結果顯示,約五分之一(20%) BMI 正 的人患有腹部肥胖,而大腰圍與嚴重的健康風險有關。
這些所謂的「瘦胖子」並非僅僅因為體重秤上的數字正常就代表健康。與 BMI 正常 且腰圍較小的人相比,這些有腹部脂肪的人:
患高血壓的機率高出 29%。
患糖尿病的機率高出 81%。
他們的膽固醇和三酸甘油酯水平也明顯更容易不健康。
簡而言之,即使他們的體重不像肥胖者,但他們的代謝情況看起來更像肥胖者。這項研究結果似乎揭示了衡量肥胖方法的一個盲點:BMI 只考慮體重和身高,但沒有說明脂肪儲存的位置。
專家指出,儲存在腹部深處、環繞重要器官的脂肪(內臟脂肪)尤其危險,它會促進炎症、胰島素抵抗和心血管問題。研究人員將這種「外瘦內胖」的概念稱為 TOFI (Thin Outside, Fat Inside)。
研究人員指出,生活方式也扮演了重要角色。BMI 正常但有腹部脂肪的人,更有可能不活躍、較少攝取水果和蔬菜,且從事坐辦公室的工作,或者是失業狀態。
這種肌肉量少且缺乏運動的組合,使得即使整體體重沒有增加太多,也更容易積累內臟脂肪。
這項最新研究表明,腰圍可能和體重一樣,是重要的追蹤指標。對於大多數成年人來說,女性腰圍超過約 32 英寸(81.3 公分) 或男性腰圍超過約 37 英寸(94 公分),即表明腹部脂肪過量和健康風險較高。
研究人員也提到了一些局限性,這項研究只能證明關聯性,而不能證明因果關係。此外,數據來源於許多國家和時間段,但高收入國家代表性不足,這可能會影響結果的適用範圍。
研究也沒有包含實際的體脂掃描,而是依賴人們自我報告的習慣,這可能使結果的可靠性降低。不過,世界衛生組織的調查方法通常是經過充分驗證的。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