黃珊珊:對現在已有的項目擴大
依姓名筆劃順序(由少至多),先從黃珊珊市長候選人開始。從她的競選官網提出的政策白皮書裡可以發現,其中與「心理健康」有關的部分主要在「健康城市」與「前瞻教育政策」兩項。她強調「持續佈建心理衛生中心」以及針對「乳癌高風險對象提供心理諮商」;同時,增加「心理師」以強化校園師生的身心靈健康。看似具體而明確,但可惜的是,似乎只針對現在已有的東西加以擴大,但並沒有對於心理健康政策有整體的規劃與想法。舉例來說,「佈建心理衛生中心」本就是中央政府既定的政策,重點是「如何」去結合「醫療–社區–居家」等心理健康資源,而非僅強調要建置中心。
陳時中:對心理健康有整體架構
其次是陳時中市長候選人,從他的競選官網內有「阿中提政策」的連結;而其中在「社會福利政策」部分,陳候選人分別提到「校園」、「銀髮」心理健康的內容,並且在「療癒、韌性台北」的理念下,明確強調「全人全齡心理健康促進」以及「提供在社區心衛中心內每人每年8次的諮詢服務」。由此可看出,陳候選人對於心理健康的概念與想法是有整體架構存在的,然而可惜的是,較少看到政策的細節,僅呈現「常識性」的做法,例如:在銀髮心理健康促進部分,提出的是「鼓勵長輩發展社交生活,提升社會參與」。倘若能更多闡述這些概念的實質內容,或許才更可將心理健康妥善扎根。
蔣萬安:未直接與心理健康相關
最後則是蔣萬安市長候選人,同樣可從其競選官網中查詢到「萬安+台北」的政策;在洋洋灑灑從「新創」到「身障」的14大項政策內容中,很遺憾的是「完全沒看到任何一項」直接與心理健康有關!倘若進一步從可能相關的幾個項目,例如:長照、育兒、教育、身障等部分來看,或許「長照政策中的在宅安老」與「身障政策中的投資共融教育與意識提升」可算是較考量到此兩族群的心理安適狀態而規劃。但值得一提的是,蔣候選人在「萬安+問政」的內容中,提及在立委服務期間,針對弱勢保護部分,修正《精神衛生法》以補強社會安全網。
昨天(11/15)對關注心理健康議題的人來說,其實心情就像洗三溫暖般的起起落落!首先,早上衛福部的主管在兒童人權公約國際審查會議中,雖然理應是要強調「高樓防跳」在兒童青少年自殺防治扮演的角色,但說明的方式卻引發網路諸多討論,認為難道是要「推責任給高樓嗎?」,令人感到些許無奈。下午則是精神衛生法的黨團協商,這個法案是全國心理健康最重要的法案之一;而此次協商完成,立下國內關於心理健康法律的新里程碑,確實振奮人心!然而,才沒過幾個小時就聽到,分別在台北、新北、嘉義等縣市,傳出多起墜樓或輕生的新聞;一方面令人感到難過,另一方面也很感慨於真正的關鍵絕不是「樓夠不夠高」啊!而是當這些人選擇走這條路背後的心路歷程與緣由。
事實上,心理健康政策可能涉及的範圍非常廣泛,從醫政、社政、教育、民政,甚至警消皆有其關聯,倘若無法將「理念–實務」結合提出完整的政策執行方針,心理健康就常僅能於冰山一角,治標不治本,甚為可惜。現在距離選舉也只剩下10天,說老實話,會被政黨、候選人、民眾所討論的議題可能已相當有限;筆者僅期待未來無論哪位候選人成為主政者,皆可更強調並落實心理健康的相關政策。
相關新聞:《青少年自殺「因為台灣高樓增加」 鄉民狂嘲衛福部:浮屍太多是因四面環海》

按讚、追蹤《壹蘋新聞網》各大臉書粉絲團,即時新聞到你手,不漏接任何重要新聞!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