PIMCO經濟學家衛艾婷分析,後續貨幣政策走向將高度取決於勞動市場變化,聯準會已進入「以數據為本」的審慎階段。

衛艾婷指出,這次降息早被市場消化,加上美國政府停擺造成經濟數據缺失,會後聲明僅微調措辭,市場反應有限。不過鮑爾在記者會釋放明確訊號:12月會議是否再度降息,將取決於勞動市場與通膨走勢。9月點陣圖原預測2025年將合計降息3碼,如今部分官員態度轉趨保留。鮑爾的談話使市場預期出現修正,12月降息機率由逾九成降至約七成,確定性明顯下降。

同時,聯準會宣布自12月1日起結束縮表(QT),原因在於銀行體系準備金下降、貨幣市場利率走高。聯準會將停止讓資產自然到期,改以再投資方式維持持有公債與房貸抵押證券部位,以避免資金短缺風險。衛艾婷指出,這代表聯準會意識到金融體系流動性緊縮的潛在壓力,並開始調整資產負債表結構。

衛艾婷表示,在數據有限下,聯準會選擇小步寬鬆是「風險控管下的理性決策」。鮑爾提到,是否進一步降息將取決於勞動市場是否出現明顯放緩;目前州政府失業保險申請與民間職缺數據仍穩定,顯示勞動市場可能較預期健康。這番言論也帶動美國公債殖利率小幅上升。

通膨部分,PIMCO指出,最新公布的9月CPI數據顯示核心年增率維持3%,若排除約30個基點的關稅影響,實質核心通膨約為2.7%,接近聯準會目標區間。這支持了目前溫和降息的合理性。衛艾婷認為,美國通膨回落與勞動市場韌性形成微妙平衡,使聯準會必須在「避免過度寬鬆」與「防止經濟失速」間拿捏節奏。

展望2026年,PIMCO預測除非勞動市場明顯惡化,否則聯準會降息步調將放緩,甚至可能暫停。決策者對長期中性利率看法分歧,也反映對通膨與經濟成長的高度不確定性。若政府停擺結束後,新的數據顯示勞動市場疲軟、通膨續降,聯準會才可能加速降息;反之,若關稅與財政政策推升物價,將迫使其回歸「逐會評估」的審慎節奏。

在資產負債表策略方面,衛艾婷指出,聯準會結束縮表後,將持續讓房貸抵押債券到期並再投資於短期國庫券,以縮短平均到期年限(WAM),降低久期風險。這意味聯準會試圖使資產結構更貼近市場公債組成,同時保留靈活調整空間。

PIMCO認為,鮑爾的談話代表聯準會回到「數據驅動」模式。短期內,政策利率已接近中性水準,後續變化將視經濟與勞動市場而定。若美國經濟持續溫和成長、通膨穩步回落,聯準會有望在2026年前逐步完成降息循環,但決策路徑仍充滿變數。


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 點擊閱讀下一則新聞
一滴都不外運!台積電推廢硫酸回收2.0 與零廢中心打造綠色循環製造